农民日报:一根玉米卖6元还是7毛钱?只是不要伤害农民和真“助农”的人
农民日报:一根玉米卖6元还是7毛钱?只是不要伤害农民和真“助农”的人
#农民日报评一根玉米卖6元#遗憾的是,这场由“助农”引发的讨论,演变成了一场“伤农”的闹剧。不仅伤害了农民,也伤害了东北粘玉米的品牌,实际上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你想要6元还是7角的玉米?秋收时节,电商平台上的玉米价格再次引发热议。网络名人中有人质疑东方精选会卖批发价7分钱到6元的玉米,但东方精选后来回应称,价格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品质和成本不同。
后来,虽然网络名人已经道歉,但争论在电商平台上蔓延到普通农民,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涌入农民直播间刷屏喊贵,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
近年来,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讨论。6元卖一个玉米直播合理吗?农民能从中受益吗?之前也引起过关注,本报也报道过农民收入。
这次又引起了很多讨论,反映了社会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的日益关注,这是好事。然而遗憾的是,这场由“助农”引发的讨论,演变成了一场“伤农”的闹剧。不仅伤害了农民,也伤害了东北粘玉米的品牌,实际上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你有七根玉米毛吗?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据统计,2020年我国玉米种植总成本为每亩1079.98元,平均亩产421.13公斤。一颗长势良好的玉米大约重672磅。照此估算,70美分差不多是成本价了。特别是今年,在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下,农民的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
更何况这个玉米不是另一个玉米。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玉米是煮熟了吃的,但在统计上,农民实际生产的玉米不仅包括食用玉米,还包括针对饲料等大消费市场的“主粮”。食用玉米仍占中国玉米消费量的不到10%。食用玉米中的优质鲜食玉米,对品种品质、种植方式、采摘时间、采摘方式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成本自然是只高不低。比如这次辩论,黑龙江一些被网友说玉米贵的农民站出来算了一笔账。
据她介绍,种植鲜粘玉米的农田,大多是交通条件好,比较平坦,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在当地,这种良田的流转成本大约是每亩1800-2000元。再加上农机购置及维修、人工、化肥等费用,一个优质鲜玉米的种植成本在1.7元左右。对于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农民来说,抛开质量谈价格,无疑是不公平的。此前,因为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而伤害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保护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
中国有14亿多人口,消费群体庞大,结构复杂。农产品市场要更大、更细、更全。我们需要足够的“主食”,以确保14亿人的基本需求,我们也需要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农民获得合理的收入。品牌化可能是一条更清晰的路径。农产品品牌的打造离不开生产、包装、运输、营销等环节的配合。对于养殖户来说,可以从适度规模中寻求利益。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但十根筷子粘在一起.”小农场主想在风雨飘摇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强化品质,做出优秀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话语权。对于整个产业链,要考虑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只有每个环节都能从中受益,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农业品牌才能更长久。
山东的一些甘薯种植者承认,农民在营销和推广方面的技能相对缺乏。经过一个运营团队的策划推广,红薯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迅速火了起来,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把品牌做大,把蛋糕做大,农民才敢继续种植,努力提高品质,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还要注意的是,农业品牌的培育不是一日之功,一旦出事,很容易影响到品牌本身和背后的农户。好在这种论调没有伤到行业的根本,但也给风口上的农产品直播提了个醒:如何在拥抱风口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让农民远离风险?
事实上,一旦农民和农业品牌受到伤害,对消费者是不利的。如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工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市场上很难找到可靠的品牌,消费者会如何选择?所以,面对电商平台上的农产品价格,我们不妨多一些理性和冷静。毕竟从长远来看,关心行业就是关心自己餐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说到底,理性讨论是没问题的,不管是7毛还是6元,但不要冲动,伤害农民和真正“助农”的人。判断一种营销行为和营销模式是否是真正的“助农”,要看它能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它把农民放在什么位置,给农民带来什么利益。只有农民有了合理的收入,产业链各方才能行稳致远,形成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
- [餐饮界]连续三年荣膺国际蒙特奖,如意三宝用中国味道对话世界
- [餐饮界]小鸭仙酱板鸭荣膺全国销量第一,开启 “码” 上赢黄金全民狂欢季
- [餐饮界]面食界的王者之面美卤面健康砂锅菜,北京朝阳大悦城创始人店开业了 —创始人的品牌故事
- [餐饮界]河南睢县《品味睢县惠河糟鱼,邂逅中原美食传奇》
- [餐饮界]三人鱼®烤鱼➕体验趋势提升品牌复购率X烤鱼+配菜
- [餐饮界]菌菇企业百兴食品对调味品下手了,满足基础需求下,九菇鲜都有哪些新突破?
- [餐饮界]探寻舌尖上的美食:百年老字号罗鸭儿甜皮鸭 回味无穷的味蕾体验
- [餐饮界]蒜蓉龙虾尾的家常做法,口感鲜美,下酒神器!
- [餐饮界]解锁鲫鱼汤的正确做法:多做一步,汤白浓无腥味
- [餐饮界]辣椒炒肉:先炒肉还是先炒辣椒?大厨的顺序才有大厨的味道
相关推荐:
- [综合]李玟节目录制现场怒骂导演组:“瞎的”,引发网友热议
- [健康]三张图表教您区别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
- [综合]补牙可以纳入医保吗?国家医保局的回复
- [餐饮界]武汉一男子再婚后为降低孩子抚养费起诉5岁儿子 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 [综合]人类首次行星防御实验 美媒:美宇宙飞船成功撞击小行星
- [行业]罕见纯白!影驰HOF PRO 30 SSD上市:2TB只需1399元
- [综合]澳大利亚一名女子翻入过山车轨道捡起手机被撞飞9米高空,然后重重地摔了下来
- []欧洲今冬难受!瑞士:开暖气19度以上或被判刑 热水不得超60°C
- [休闲食品]宴客也要照顾小孩子,学会自制零食,干净卫生,很受小孩子欢迎
- [餐饮界]破案!韩国汉江“水怪”真身曝光 网友拍了一张清晰的图片